首页 > 新闻动态 > 养护知识

[南京园林绿化] 如何设计屋顶花园

2024-05-01 浏览91次


增强型混凝土、木料或者其他材料 


    可以创造一个屋顶花园。主要的要求是它要有足够的荷载能力以及正确的防水措施。防水措施是可选择的,从沥青到PVC以及SBS您可以尽情选择。如果防水层不足以阻隔根系,我们还会提供相应的隔根膜。 


    装有检查装置的屋顶排水口 


    绝大多数的屋顶都装有排水口,一些在边上装有喷水装置,另外的在屋檐上都装有排水沟。排水口的数量和直径主要取决于屋顶的大小和设计以及相关的国家建筑规定。 


    检查孔(IB)确保了排水口在任何时候的完好工作,这对于定期养护来讲十分重要。因此,必须确保它们的清洁和安装简便性。

 
    屋顶的周边 


    根据诸如“FLL-屋顶绿化相关标准”在内的国际标准中有关“平屋顶工作原则”以及“屋顶防水层施工方法”的规定,在屋顶的边缘,必须要保留一定的高度,在防水层上约为100毫米(如果有5°坡度的时候50毫米)的地方。屋顶边缘应该留出一个连接屋顶内部的坡度。在防水层上必须铺装的保湿毯与隔根膜同时也需要保护,例如用一个角度断面覆盖其上。 


    灌溉,绿色屋顶上的水堤系统 


    屋顶绿化,特别是种植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屋顶花园(密集型屋顶花园)需要定期经常的浇灌。 


    传统做法往往使用喷灌系统完成灌溉。这种灌溉系统有很多弊端。由于水分会在空气中喷溅,因此很大一部分水分会流失。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十分有限,水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另外水分会停留在叶片与植物之上,这样在高温的情况下对植物十分有危害。很大部分的水分被浪费了,在到达植物根系之前大量的水分都被蒸发了。同样,喷灌系统也并不美观并且需要定期养护。


    先进的屋顶绿化系统能够通过蓄排水层提供水分。在排水口的位置安装特殊的水堤系统,与防水层连接用于控制一定的水位。

    水堤的高度可以根据土壤的高度和绿化用水量有所区别。如果水位降至一定高度,在智能蓄水箱(IRB)中的控水阀就会自动开启从而补给水分直到水位恢复一定高度。多余的水分可以经排水口排出。 


人行道与铺装表面 


    屋顶花园上经常会有人行道以及其他铺装表面,例如楼梯等。它们往往是由石头构成(水泥石与青石板,蘑菇石或者天然形成的石材)。这就说明了绿化表面往往被彼此隔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排水口并不是随处可见并且有可能不足以排掉每个分区的水分。对于这些分隔的区域必须要连接蓄排水系统。为了确保更加通畅的水流,这些独立的绿化区域必须要与屋顶绿化系统相连接。蓄排水盘(DB)也要求在人行道与铺装区域下面铺设。这样就可以给设计师们更加自由的空间来创造独立于排水口位置的绿化区域和铺装区域。 


    地下停车场 


    也被看做是一种屋顶。拥有绿化的地下停车场就是屋顶花园。地下停车场往往被植物、行车道和路面覆盖。就如同是在屋顶花园上的人行道,绿化的区域被彼此分隔,路面和停车位往往存在于绿化区域当中。为了更好地连接这些绿化区域同时确保通畅自由地水流,蓄排水层必须也要安装在路面下。 


    路面下的荷载数值相对高一些。根据建筑高度与荷载数值在蓄排水盘中注入水泥或者砾石,同时还可以加入钢筋混凝土。 


    屋顶花园上开门的处理在屋顶绿化工程中,门的安装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门实际上是从外面进入倒建筑物内部的连接点。建筑物的作用就是为人们遮蔽风寒,因此这道连接是每一个建筑的薄弱环节,如果细节不处理好,水分会长驱直入,特别是会存留在地下,防水层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高额损害的隐患。绝大多数情况下,防水层的高度以及突出安装并不足以解决问题。特别是当防水层没有完好地安装在门框下面的时候,融化的雪水将会流入建筑物。 


    女儿墙 


    也就是沿着屋檐走向的矮墙对于屋顶花园来讲太低,尤其是做高大乔木、土壤需求量很大的密集型屋顶绿化时更加明显。土壤必须要高过女儿墙,那么另做一个高过女儿墙并且能够托住土壤的第二道墙就是解决办法了。墙体可以采用砖、水泥边砖、或者是下图中展示的:由于没有基础要求,因此L型隔边结构是最简单的方法。从女儿墙到隔边要保留大约50厘米的距离,作为安全保证,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引导多余的水分从女儿墙流向蓄排水盘系 


    固定高大乔木 


    由于移植的树木根球相对较小,并且如果搬运太过猛烈还会导致新的根损坏,因此树木要被良好地固定。


    尤其是在较高楼层的屋顶花园,风力比地表强很多,而屋顶花园又不能在土壤里钉木桩,那样会破坏防水层。 


    因此解决办法就是用铁网来固定树木。铁网要固定在树木之下,并且至少要与3根绳子相连,最好是用不锈钢丝。铁网的尺寸取决于树木的高度、土壤的厚度以及可能的风力。一棵5米的树要固定在至少10平方米的铁网上。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来源于中国园林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微信gelihong-以便于南京松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小编立即删除该作品。


友情链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南京市园林局 | 南京市园林工程管理处

版权所有:南京微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53692号 | 咨询热线:13382038796 | 技术支持:南京新易维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