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园林绿化]园林企业资质取消,园林行业迎来新机遇
2017-05-08 浏览1584次
2017年4月14日,住建部官网正式发布通知,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同月2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调整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有关考核指标的通知》,提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不再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考核指标。
3年来沸沸扬扬的园林绿化资质取消与否话题,终于尘埃落定。
一波三折的园林绿化资质取消之路
早在2015年,就有传闻取消该资质;随后,主管部门2016年1月1日起停止接受申请文件(1月1日之前提交的继续办理),这是实质性动作;2016年2月住建部官网转发四川省取消园林资质审批消息,让人们看到了官网的某些用意;2016年6月住建部又发文对《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进行了修改,业界开始有些晕,到底是取消不取消呀!
直到2017年3月21日,国务院发布第67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39部行政法规予以或废止。其中,《城市绿化条例》删去第十六条,“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绿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工程的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不再要求有园林绿化资质?很多媒体将此解读为园林绿化资质将被取消。
果然,2017年3月29日,江苏发布《江苏省招标办关于在招投标活动中停止使用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紧急通知》:
1、自国务院令第676号发布之日起,招标人对拟发包的园林绿化工程,不得设置投标人具有园林绿化承包资质的资格条件。施工企业持有园林绿化经营范围的有效的企业营业执照即可参加投标。
2、为保证工程质量,已取消资质的园林绿化工程投标发包时,资格条件中除工程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诚信行为等外,可以设置与园林绿化工程相适应的企业类似业绩要求。类似业绩通过面积、造价等量化指标体现的,一般可设置不超过招标工程相应指标的70%。
3、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取消后,各地招投标企业诚信库中取消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及有效期的限制。
随即,2017年3月30日,就有江苏企业根据文件精神,对刚刚发布的招标公告发布补充公告,称资质方面只需要持含有园林绿化经营范围的有效的企业营业执照即可。
再后来,2017年3月31日,剧情出现反转,江苏在网站上删除了《江苏省招标办关于在招投标活动中停止使用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紧急通知》,前述泰州招标企业又发2号补充公告把前一天的补充公告给否了,一切又恢复了常态。
最后,到了2017年4月14日,主管部门住建部正式发布,取消城市园林绿化资质。
建筑业资质“做减法”是大势所趋
本届政府牵动改革的“牛鼻子”就是深入推进“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建筑业市场管理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企业资质做“减法”。
2014年,政府对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进行了大手术,专业承包资质类别由60个减少为36个,其中19个专业承包资质直接取消;
2015年又取消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4个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
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5]154号),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规定的资质换证调整为简单换证,资质许可机关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
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中关于国家级工法、专利、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对于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不再考核上述指标。
园林绿化市场迎来利好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等资质不再作为承包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业务的条件,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将为园林绿化市场带来利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园林工程生态化需求的增加,园林绿化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此外,随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提出,其评价指标体系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出了要求,这将进一步拓展这一市场空间。
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园林绿化行业绿色环保和生态的概念已经获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园林绿化行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一级资质的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资质问题始终影响到行业的竞争格局,难以实现企业公平竞争。由此,国家层面的简政放权,激活企业这一市场主体的活力就格外重要。
根据《通知》,各地要按照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创新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健全园林绿化企业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此外,随着流域治理、海绵城市对景观环境的需求集中释放,传统的园林企业的内涵也有了变化,转型环保已经成为一部分园林企业的选择。业内人士表示,在规划的顶层设计、技术和项目带来的环境整体价值提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也造成单纯的园林绿化资质在行业内的作用受到质疑,同时也未必能让企业因手捧资质而一劳永逸,由此,消除行业的行政限制,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反而能让市场找到真正的服务提供者。”业内人士说。
十九大马上要召开,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是大势所趋,下一步,住建部对企业资质还将实施哪些大手术,人们充满期待!
此文章由南京松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分享